蔬菜烘干设备通过能量交换实现水分蒸发,由多个功能模块协同运作,将新鲜蔬菜的含水率从 85%-95% 降至 5%-15%,同时保留营养与风味。其组成部分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烘干效率与产品品质。
进料与输送系统是烘干流程的起点。振动布料机将清洗后的蔬菜(如辣椒、胡萝卜)均匀铺在输送带上,布料厚度根据蔬菜种类调整(叶菜类 1-2cm,根茎类 3-5cm),避免堆叠导致受热不均。输送带采用食品级不锈钢网带(网孔直径 2-5mm),既能承载物料又不阻碍气流穿透,运行速度可通过变频电机调节(0.5-2m/min),与烘干时间精准匹配。
加热与热风发生系统提供干燥动力。热泵加热模块(能效比 COP≥3.5)是主流选择,通过蒸发器吸收环境热量,经压缩机压缩后在冷凝器释放,产生 40-80℃的热风,比电加热节能 60%。辅助加热装置(如燃气燃烧器)可在低温环境下补充热量,确保热风温度稳定(波动≤±2℃)。热风分配器将气流均匀送至烘干室,风速控制在 1-3m/s(叶菜类需低风速防破损,根茎类可高风速加速干燥)。
烘干室是水分蒸发的核心空间。多层网带式烘干室(通常 3-5 层)可实现连续生产,每层对应不同干燥阶段:上层(60-70℃)快速蒸发自由水,中层(50-60℃)去除结合水,下层(40-50℃)平衡水分。室体内保持微负压(-50 至 - 100Pa),防止湿热空气外泄,相对湿度控制在 30%-50%,过高会延长干燥时间,过低则导致蔬菜开裂。

排湿系统负责移除蒸发的水分。轴流风机将烘干室内的湿热空气抽出,排湿量根据蔬菜含水量动态调节(如每小时处理 1 吨菠菜需排湿 500kg)。热回收装置可回收排湿空气中的热量(回收率≥60%),预热新风以降低能耗。
出料与筛选系统保障产品质量。烘干后的蔬菜经振动筛分级(筛孔直径 2-10mm),分离碎料与完整品,分级效率达 95% 以上。冷却输送机将产品温度从 40℃降至室温(25℃),避免余热导致霉变,冷却时间与后续包装速度匹配(通常 5-10 分钟)。
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。PLC 控制柜实时监测烘干室内的温度、湿度和物料含水率(通过近红外传感器检测,精度 ±0.5%),自动调节输送带速度、热风温度和排湿量。触摸屏可存储 100 种以上烘干配方(如西兰花需 65℃/3 小时,洋葱需 55℃/4 小时),操作人员只需选择品种即可启动生产。
各组成部分的协同运作,使蔬菜烘干设备既能高效去除水分,又能保留维生素,为脱水蔬菜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,是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关键装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