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资讯  >  巴氏杀菌流水线如何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安全守护​?

巴氏杀菌流水线如何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安全守护​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4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1
  巴氏杀菌流水线通过温和加热杀灭致病菌,同时保留食品风味与营养,广泛应用于牛奶、果汁、啤酒等液态食品加工,其全过程需精准控制温度与时间,确保杀菌效果与产品品质。​
  进料环节是品质控制的起点。原料需经预处理:液体原料(如鲜牛奶)通过双联过滤器(滤网孔径 50-100μm)去除杂质,固体颗粒原料(如果肉果汁)需均质处理(压力 15-25MPa),使颗粒直径≤2μm,避免堵塞后续管道。进料泵采用卫生级离心泵(材质 316L 不锈钢),流量稳定在设计值 ±5%(如 5 吨 / 小时生产线,波动范围 4.75-5.25 吨 / 小时)。​
  预热阶段为杀菌做准备。原料进入板式换热器的预热段,与杀菌后的高温产品进行热交换,温度从常温升至 60-65℃,热回收率达 80% 以上,可节约蒸汽消耗 30%。预热过程中需监测物料粘度(如番茄酱粘度控制在 500-1000cP),粘度过高时需加热稀释(温度不超过 40℃),防止换热器结垢。​
 

巴氏杀菌流水线

 

  核心杀菌环节需严格执行工艺参数。根据产品类型设定温度与时间:牛奶采用 72-75℃/15-20 秒,啤酒采用 60-62℃/30 分钟,果汁采用 85-90℃/15-30 秒。管式杀菌机的蒸汽夹层压力稳定在 0.3-0.5MPa,确保物料受热均匀(温差≤±0.5℃)。杀菌过程中,在线温度传感器(精度 ±0.1℃)实时监测,偏离设定值 ±1℃时自动报警并启动回流装置。​
  冷却环节决定产品保质期。杀菌后的物料立即进入冷却段,通过冷水或冰水快速降温,牛奶需在 10 秒内从 75℃降至 4℃以下,果汁从 90℃降至 20℃以下,防止余热导致品质劣变。冷却介质与物料的温差控制在 10-15℃,过大易使物料产生局部过冷(如牛奶出现脂肪凝固)。
  无菌灌装是全程的最后防线。冷却后的物料进入无菌灌装间(洁净度百级),灌装机的灌装头需每小时用 75% 酒精消毒,瓶盖经紫外线灭菌(照射强度≥30mW/cm²,时间 30 秒)。灌装过程中,容器封口处的微生物数需≤1cfu/100cm²。​
  全程的 CIP 清洗(原位清洗)保障设备卫生。每天生产结束后,用 85℃的 2% 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 30 分钟,去除蛋白质、脂肪等残留物;每周用硝酸溶液(1% 浓度)清洗一次,去除水垢。清洗效果通过 ATP 生物检测(数值<10RLU)验证。​
  巴氏杀菌流水线通过各环节的协同配合,在杀灭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)的同时,保留食品的天然风味与营养,成为液态食品工业化生产的 “安全屏障”,既满足食品安全标准,又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。
 
欢迎您的咨询
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
2779987691
扫码加微信
版权所有 © 2025 诸城市鼎诚机械有限公司  备案号:鲁ICP备14033018号-4

TEL:15762668679

扫码加微信